车祸
2013年4月7日,陕县政协主席李会斌,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冠军,副县长伍春生,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中平,旅游局局长杨秀琴,司机潘伟峰等6人因车祸殉职。
4月4日,为考察研究三门峡春天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印象黄河”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陕县考察组一行七人前往福建武夷山考察“印象大红袍”项目。4月6日考察结束返回至新郑机场。为参加4月7日早上县四大班子会议,考察组连夜返回。4月7日0点40分,在河南新密市密州大道与嵩山大道交叉路口西500米处发生车祸,6人不幸殉职。同行的陕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水铁军受伤,正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来自中国新闻网的这一篇文章:《陕县六名同志考察途中因车祸殉职》,彻底打乱了陕县政府的一切正常秩序,舆论一片哗然……
陕县印象
之一:鸟瞰陕县
陕县古称陕州,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东临洛阳,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靠黄河。陕县三面环围中心城市三门峡。全县辖4镇9乡,总人口34.5万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古老的黄河文化孕育了灿烂的陕州文明。这里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滔滔黄河、巍巍崤山组合成雄壮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情风俗。这里洁白的天鹅翩翩起舞,奔流的温泉温暖环绕,梳妆了地坑院的淡装新姿,汽车园区的宏伟蓝图,无一不闪耀着陕州大地独有的光芒。
之二:变化陕县
近年来,陕县紧紧围绕三门峡市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四大一高”战略,持续“一个中心任务、五大战略定位”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农、三产活县、城市带动“四大战略”,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拓宽了三产服务业领域,以盐煤化工、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铝精深加工、果蔬饮品综合加工、矿温泉开发及新能源开发等为重点,实施了大唐风电、骏通专用车、缘份果业、陕塬地坑院文化旅游区项目、河南春天置业公司、三门峡雏鹰农牧、泰宇高阳山温泉、桂林德坤公司依云城温泉项目等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逐步形成以骏通公司为龙头的专用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链,以鸿美铝型材和兴浩公司拟薄水铝石为龙头的铝精深加工产业链,以捷马电化为龙头的盐煤化工产业链,以中电投、大唐风电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链,以春天置业御汤温泉国际酒店等项目为龙头的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链,以缘份果业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链,初步形成了“黄、白、黑、水、红、风”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着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5亿元,同比增长1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8亿元,同比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19.2%;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28.4亿元,同比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33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060元,同比增长14.6%。
之三:温泉陕县
陕县资源丰富,特产丰饶。目前已开采的有煤、铝矾土、重晶石、金矿、优质高岭土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县城所在地的温塘村高阳山矿泉水温达65℃,既可饮用,又可洗浴,有防病治病的特效,被誉为“华夏神水”。
翻阅典籍,陕县温泉久负盛名。据《陕州志》记载:“西汉年间,西南温塘沟,泉水四季皆热,病患洗浴者常来自四方,谓之神水”。历史典籍中有“汉光武帝、魏武曹操曾浴于此”的记载。汉代张衡《温泉碑》中有“有病厉兮,温泉泊焉”。陕县温泉清澈透明,无污染,口味甘甜,清新爽口。早在1983年河南省科委在三门峡召开陕县温泉矿泉水综合利用论证会,相关专家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结果提出的结论说:“陕县温泉矿泉水储量大,日开采量可达6000吨,属含偏硅酸和锶的重碳酸硫酸钙钠型弱碱性优质矿泉水,并含有铁、锰、铜、铝、锌、氢、氡、硒等3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理想的矿泉饮料用水和医疗用水”。中国地质信息中心研究员王维勇以及相关部门专家称“陕县温泉矿泉水的水质优于世界著名的法国维希矿泉以及国内的青岛崂山矿泉,完全符合国际和国内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可开采量等诸多特点雄踞国内外之首”,“属低矿化度淡温泉,为世界少有的优质矿泉水。”
陕县温泉的开发,最早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河南省民政厅、卫生厅在温塘村“热水沟”筹建“河南省温塘疗养院”,建成后改名为“陕县温泉疗养院”。随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为保障水利职工的身心健康,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水电部在高阳山下兴建了三门峡温泉疗养院,几十年来到此疗养的老干部、老工人不计其数。之后,当地百姓也利用温泉水发展旅游经济,从市到县,都依此修建馆所,接待来宾。目前陕县拥有金泉宾馆、陕县宾馆、龙都等10多家疗养洗浴场所和宾馆,以及金星啤酒、缘分果业等以矿泉水为原料的饮料生产企业。现今,地热矿泉水井也由1985年的1眼增加到现在的30多眼,年开采量达到300万立方米。“这种开发与利用毕竟是初级的、低水平的开发,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开发,使宝贵的矿温泉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对温泉资源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开发,是陕县县委、县政府的努力方向,也是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切身盼望。陕县温泉旅游开发一直期待大企业、大财团通过大型投资项目带动,形成鲜明特色,充分利用温泉旅游经济发展,形成“吃、住、健、游、购、娱”为要素的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陕县县委、政府日益重视矿温泉的保护和开发,特别编制了《河南省陕县温塘地热矿泉水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保护规划》,把矿温泉开发利用作为三产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2012年2月4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17号文),要求各地加快建设特色商业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考察选址、参与规划制定,并明确提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全国知名”的温泉城,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在业态、服务、建筑、文化、经营等方面追求特色。目前,由众多知名专家组编纂的《陕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已于2012年7月17日在省发改委首批通过正式评审。规划面积约1.2万亩,包括整个高阳山及周边区域;其中,核心区位于陕州医院东向南延伸,面积约813亩,地域开阔,居住人口少。目前该发展规划在开发新片区的同时,计划对水利部疗养院、保险公司疗养院等原有矿温泉养生场馆进行改造提升,打造覆盖整个城区的“温泉之城”。
为实现这一战略规划,加快矿温泉特色商业区的建设,陕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几年累计投资1亿多元来发展高阳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矿温泉开发。2012年底成立了成立了“大旅游”等“四大一高”5个指挥部,李会斌、曹冠军均为“大旅游”指挥部成员,县政协主席李会斌兼任高阳山温泉度假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御汤温泉项目分包县领导为县政法委书记曹冠军,副县长伍春生任“大旅游”建设推进指挥部副指挥长。以优质的矿温泉资源这棵“梧桐树”,引来投资创业的“金凤凰”。目前,已有三家大型有实力公司签约,进行实质性矿温泉开发:
河南泰宇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的高阳山综合开发项目也已紧锣密鼓地进行,开发规模约7平方公里,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投资3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温泉商务酒店、国际会议中心、露天浴场、养老康复中心、产权式公寓、度假别墅、城中村改造等;第二期投资15亿元,完成各功能区之间的连接和配套设施。目前,投资2000万元正集的声光电一体的展示馆已经建成。
由桂林德坤公司投资2.8亿元,占地360亩的依云城温泉项目已完成了控规编制工作,目前正在确定四至界限。
由河南春天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1亿元的河南御汤温泉国际酒店正在装修,这是一个集温泉洗浴养生、休闲购物、餐饮娱乐、客房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酒店,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融合了简欧、地中海以及豫西地域特色等多种建筑风格,在全国尚属首家。
2013年,河南春天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兴建“印象黄河”项目。
“印象大红袍”*“印象黄河”
“印象系列”是我国著名张艺谋、樊跃、王潮歌等著名导演策划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项目”品牌。自2004年3月20日“印象刘三姐”正式公演以来,陆续在各地景区的邀约下,推出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又见平遥”等多个项目。“印象”作品以传统的音乐剧、舞台剧作为剧本故事的基本载体,以天然实景山水为背景和幕布,发挥演员的团队优势,演绎景区的独特人文、自然风情。
河南春天置业有限公司与北京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拟在陕县推出“印象黄河”大型实景演艺,“印象黄河”是陕县结合自身景观和文化优势打造的一档旅游、文化相结合的实景演出项目。4月12日,负责项目策划和创意的北京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将去陕县当地商谈此事的合作,他们建议陕县考察组先去“印象大红袍”做实地考察。“印象大红袍”项目是也是北京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策划的系列实景演艺之一。考察“印象大红袍”,就是看性质类似的“印象黄河”是否有前途,拆迁难度是否大,上马后给地方能带来多大效应。由于时间仓促,就把考察时间放在了清明节。
印象人物之一:曹冠军
2013年4月11日,河南三门峡卢氏先殡仪馆,曹冠军追悼会上,人山人海,哭声一片。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遗像,过去一幕幕不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1米80的个子,国字形的脸,常常蓬松似荒草的头发,紧缩的浓眉下是略带血丝的大眼,忘了清理的胡子,常常给人一种很憔悴的感觉。
曹冠军是卢氏县五里川人,钟灵毓秀的五里川孕育着浓郁的文化底蕴,清澈的汤河水如一条玉带锁住氤氲的紫烟,这里还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曹靖华先生的家乡。生于1963年5月的他,家中兄妹四人,排行老大。父亲是乡政府工作人员,母亲是小学教师。在父母严格教育下,他从小就养成做事严谨,刻苦学习的好习惯。1981年8月以卢氏县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郑州大学大历史系。1985年主动回卢氏工作,先后担任新华书店经理、政府办主任、三门峡市水利局副局长兼任灵宝窄口水务局局长、陕县统战部部长、陕县政法委书记。
师生眼里的冠军同志:高考成绩少加76.5仍能考上大学
说起冠军上大学,就不得不说起他的岳父王天朝,卢氏县二中(五里川高中)的老师。当时冠军德才兼备,成绩优异,一直是学校老师的得意学生,尤其深得班主任王老师的欣赏。1981年7月高考,都以为他考个名牌重点学校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没有想到,高招成绩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一贯数学成绩优异的他高考竟然考了8.5分。王老师尤其吃惊,反复让他对照答案估测数学分数,结果都是85分以上。马上高招就要开始录取学生了,这么悬殊的成绩怎么办?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命运啊!事关重大,经过大家商量沟通,最后决定查卷子看真实成绩,可那时查高考卷子何其难啊!经过王老师几番周折,来回几次的奔波之后,终于查出了真实的数学成绩:85分--分誊写错了,一“点”之差少加了76.5分。可惜的是等更正了成绩之后,第一批高招录取已经结束。即便如此,冠军仍以卢氏县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被郑州大学历史系录取。经过此事的磨难,冠军和王老师更加密切了。家庭贫穷的他时常为自己的学费发愁,而此时深知其难的王老师一次次伸出了援助之手,直到他大学毕业,回到卢氏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之后身负老师厚爱的他,看到了老师的日渐衰老,疾病不断,最终决定做王老师的女婿,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上级领导眼里的冠军同志:一看你就知道是贫困县的干部来了
冠军的“邋遢”是出了名的,在卢氏县几乎无人不知,以至于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有一次开会的现场,他蓬乱着头发,拉碴着未刮的胡子走上领奖台时,发奖的市领导戏谑道:一看到你就知道是贫困县的干部来了,引起台下一阵阵善意的哄笑。可是知道他内情的人怎么也笑不出来:刚有小孩半年的妻子由于类风湿、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疾病,生活逐渐不能自理。担任政府办主任的他工作之余就是急忙回家,为年幼的儿子吃喝拉撒操心,为卧床不起的妻子做饭、按摩,还得抽空照顾年老多病的双方父母,以至于对于自己,经常就是能凑合就凑合,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去打理自己啊!这样一坚持就是11年……有一次,去镇上开会,由于时间紧促,他到了会场才发现,自己还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布鞋!该他发言了,脸憋的通红,说什么他也不上去,其他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唯有他自己心里悄悄的落泪……
同事眼里的冠军同志:他就是个“活字典”和“小图书馆”
作为郑大历史系的高材生,上学时冠军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学校在他毕业之际希望他留校任教,可他想到家乡父老对他的盼望,毅然回到了家乡卢氏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他自费购买了近万元的各种书籍,并记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读报笔记,从而使其起草的各类文字材料思路新、内容实,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被同事们佩服地称为“活字典”和“小图书馆”。参加工作以来,他几乎很少过节假日,往往别人休息的时候,却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为了赶任务,他往往在吃下顿饭时才想起上顿饭没吃,垃圾箱里从来没有空过扔弃的方便面袋。至今打印室的工作人员还清晰的记得:许多紧急的稿子都是在打印室里一面由曹主任口述,一面打印出来的,几乎是一气呵成:稿子中心突出,条理清晰,文采飞扬。
基层群众眼里的冠军同志:干什么事都想着党的事业和人民
冠军参加工作28年来,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不论分管什么工作,始终以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为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在卢氏县担任政府办公室主任时,我是副主任,很佩服他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他认真负责,周密有序,对待同事他既讲原则又讲感情,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对他既敬又怕。在他分管文秘、信访工作的几年中,为提高办文质量和工作效率,他率先带头并要求文秘工作人员实行“四不分”工作制,即接受任务不分份内份外,不分上班下班,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和星期天;做到“四办”即:一般公文当天办,急件立刻办,八小时外随叫随到办,特别情况打破常规办。从文件起草、处理、传阅、归档到落实领导批示等环节严格把关,从未出现任何大的失误,行文质量不断提高,文字工作由于效率高、质量好,指导服务到位,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2007年卢氏山洪爆发,他敢于担当,带领卢氏县政府办公室一班人,投身抗洪抢险和倒房重建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赢得群众的称赞,表现出一名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在信访问题上,他善于从细微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到有关部门,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保证了社会大局稳定。一次信访会议上,他讲的一番话至今还清楚的回响在上访百姓的耳畔: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些人没有想一想自己的祖先是不是“刁民”,为什么不想想我们为老百姓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从良民变成了“刁民”?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的问题解决好。我们心里要时刻要牵挂我们的百姓才行啊!在陕县分管交通工作期间,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干线公路提升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连续三年获得了全市农村公路“好路杯”竞赛活动第一名,可是此时久病的父亲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他了。老父亲弥留之际,不停呻吟着他的名字。二弟打电话让他赶快回来,他很难过,可还是说不能回去,自己不能因为私事耽误公家事。直到忙完工作到了医院,老父亲见了他最后一面之后就撒手人寰了。面对着永别的老父亲,他一直哭着喊:儿子不孝啊!儿子不孝!2012年任政法委书记后,他坚持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己任,积极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化解、大维稳”活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使我县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跃居全省前列,被省委表彰为“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难怪熟悉冠军同志的干部群众都说:曹书记干工作就像拼命三郎,做什么事情都想着百姓啊……
亲人眼里的冠军同志:我家出了个不办事的“官”
古人有句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这句话在冠军这里是根本行不通的。随着冠军本人职务的不断升迁,来找他办事的亲朋好友越来越多。每次冠军同志都是婉言拒绝,并且总是那一套说辞:如果你的事是合乎政策的,不用托关系人家就自然给你办了,不用找我也行。如果你的事情不合乎政策规定,我怎么能违反原则替你说话呢?你这不是让我为难吗?一番话让找他的人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归。对待朋友那样说还是留面子的,大主宰对自己的亲人就不讲情面了。在儿子眼里,父亲似乎从未表扬过他,总是告诫他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2009年8月儿子从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毕业,作为父亲应该考虑他的工作问题,可是让孩子没有想到的是时任三门峡水利局副局长的父亲竟然干脆的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最后儿子通过公开招聘考入一所高校任教。2012年儿子结婚,按理说应该通知在陕县工作的同事和朋友。结果,他坚持说不合适不合适。结果儿子结婚这样的大事陕县没有一个人知道。家人都说他傻,他笑着就是不解释。他二弟在五里川镇工作,离县城较远,想让他托关系调整一下工作。他一口拒绝,并教育二弟说:工作要靠自己努力,我自己不是一步步干出来的吗?不要打我的主意,一切都靠自己。是金子就会发光的…….一席话让二弟半年多不想和他说一句话。因为不办事,他几乎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得罪个遍!
当看到网上不同版本的关于车祸的报道时,看到那些不明真相的冷言恶语时,不由自主的想到冠军等六人几个小时前还是那么鲜活的生命,为了工作此时却阴阳相隔,躺在异乡他地冰冷的冰柜里,想到他这个从此破碎了的家,卧病在床的妻子,我就心如刀绞,泪无声地流了下来,不由得想起那句他常说的话:我是农村出来的,要像老百姓本本分分做人,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事!
|